就在观众沉浸在我们队夺冠的时候,也有很多网友关注到了袁琦琦健硕的肌肉,纷纷惊叹她的大腿肌肉看起来比苏神还要壮实。
看着她精致而均匀的肌肉线条,不少人称她为我们女子短跑界的金刚芭比。
袁琦琦的身形不止展现了运动员的坚韧,还表达了一种对女性力量的呼吁。
毕竟,我们体坛向来阳盛阴衰。
然而,仍有一部分网友认为,袁琦琦的身形与女性的柔美形象不符合,太过于男相。
一时间,袁琦琦被推上了风口浪尖。
一、女飞人之路
1995年,袁琦琦出生在江苏省。
虽然说江南一带的水乡女子多温婉恬静,但是袁琦琦从小就非常喜欢运动和锻炼。
小小年纪的她在家中跑来跑去,跟在大孩子的身后玩闹嬉戏。
她的父母都是普通职工,看着袁琦琦这样调皮活泼的模样,心中也感到十分开心,因为他们只想让孩子健康快乐地长大。
但他们不知道的是,这爱跑爱跳的习惯,正是袁琦琦田径方面天赋的展现。
上了小学之后,袁琦琦在体育课上的表现更是突出。
在每一次举行的校园运动会上,她都能够夺得第一,远远超过其他同学。
2006年,袁琦琦11岁,也就是那一年,她的命运被彻底改写。
当时张家港一所业余体校的教练,正好看到了袁琦琦在操场上肆意奔跑的模样。
他看着袁琦琦不断发力,越跑越快,断定了她就是一个短跑的好苗子。
于是在和家长商量之后,教练把她带到了业余体校进行训练。
袁琦琦刚进入体校的时候,心里有些自卑。
因为在之前的学校中,她永远都是冠军。
但是到了体校之后,她的优势就没有那么明显了。
永远有比她跑的快的,永远有比她更加努力的同学,所以她心中苦闷万分。
教练看出了她内心的变化,于是对她多了几分关注,通过对话来疏导她的内心,并且为她制定了专门的训练计划,最终让她真正地爱上了这项运动。
袁琦琦在得到教练的鼓励之后,开始了加倍努力的训练。
同时,她也真正在赛场上找到了满足和快乐。
虽然每天的训练强度很大,但是她能感觉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。
也正是这一点点的进步,让她有了更大的信心继续跑下去。
2010年,在江苏的县级田径赛上,袁琦琦发挥了超常的实力,甚至比那些训练时长更长的选手都要突出。
她在赛场上犹如奔跑的鹿一般,一举拿下了100米和200米的冠军,领奖台上的她激动得就要落泪。
但她不知道的是,更大的机会在等着她。
苏州体校教练慧眼识珠,看到了她这一次的优异表现,直接把袁琦琦带到了专业的体校。
这里的训练确实比之前要更加正规,连她的起跑方式以及如何发力,如何冲刺,教练都做了专门的指导,也纠正了袁琦琦在之前比赛中养成的不良习惯。
但教练也告诉了袁琦琦,她的体型更适合长跑,劝她更改体育项目。
只是,袁琦琦热爱短跑,喜欢不断加速的感觉,所以她坚持原本的选择。
为了克服先天的不足,她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训练之上。
在休息天和节假日时,所有的同学都走出校门享受这难得的放松时光,只有袁琦琦还留在操场上一遍一遍地训练。
她努力拼搏的精神打动了教练,也为她在之后的比赛中屡创佳绩奠定基础。
2012年,在全国田径大奖赛中,袁琦琦一上场,周围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。
她屏住呼吸,凝视着终点,耳边是教练的指导和父母的鼓励。
虽然说她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大型比赛,但是她却一点都不紧张,并且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了最佳。
比赛开始,她如离弦的箭一般迅速就超越了对手,以闪电般的速度到达终点夺得冠军。
不仅是教练,全场的观众都在为袁琦琦欢呼。
在之后的比赛中,袁琦琦更是全力以赴,屡创佳绩。
在2015年的国际田联接力世界锦标赛中,她更是和队友一起打破了亚洲纪录,让世界看到了袁琦琦的能力,也让她获得了“女子百米飞人”的殊荣。
但职业运动员的道路总不会一帆风顺,她不久之后就遇到了运动员最害怕的问题——伤病。
二、涅槃重生
2018年,袁琦琦的状态达到了顶峰,在每一次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。
但是在全国室内田径赛中夺得冠军之后,她就发现自己的身体状态有所下降。
在以往的60米比赛中,她总是能一口气冲到终点,还能感觉充满力量。
但是这次比赛中,她却觉得每一次发力都十分痛苦,就连以往那让她引以为傲的肌肉,似乎都不如从前了。
比赛之后,袁琦琦听从教练的安排,找来医生进行了详细的检查。
结果显示,因为她在之前的比赛积累了伤病,现在只能进行休整。
如果强行参赛的话,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,也许会断送她的职业生涯。
袁琦琦含泪告别了赛场,心中痛苦万分,害怕这一走就是永远的告别。
在休息期间,她也不敢完全放松,只是换了另一种方式来训练。
她观看了无数的比赛视频,寻找自己的弱点,学习那些世界顶尖运动员的跑步方式。
虽然袁琦琦没有站在赛场上,但是自己的心永远没有停止过奔跑。
因为这次伤病休息,外界媒体也开始猜测这位女飞人是不是要退役了?是不是状态下滑之后都不能再跑步了?
甚至有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还认为,袁琦琦如今功成名就,已经不想在赛场上卖力了。
看到这些评价,袁琦琦心中五味杂陈。
她并不害怕网友评价她半途而废,功成名就之后就退居幕后,而是觉着“退役”这两个字太过于刺眼。
在2018年的时候,她只有23岁,正是运动员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。
但是这时候,她却因伤病退出了许多比赛。
如果不能够及时调整回自己的状态,再度回到赛场之上,那么真的有可能就像媒体所说的那样,要永远离开赛场了。
而且和她同年龄的运动员,依然在接受着专业和高强度的训练,每天都在进步。
袁琦琦看着对手突飞猛进,心中更是着急万分,甚至一度想瞒着教练直接去训练。
好在教练察觉出来了她的心理波动。
教练耐心劝导她一定要好好养伤,职业生涯之路还有很长,她只要能够调整回自己的状态,就仍然能够站在世界之巅。
袁琦琦听从了教练的这番话,也慢慢让自己冷静下来,不再去理会外界的评论。
蛰伏的这段时间,她不仅总结经验,寻找自己的弱点,也变得时尚了许多。
她也终于认识到这条职业运动员之路并不是好走的。
虽然赛场上的鲜花掌声着实吸引人,但是幕后的每一次努力,每一次沉淀,也都是必不可少的。
终于在蛰伏几年之后,袁琦琦又一次来到了赛场。
在2023年的全国室内田径邀请赛西安站上,她又站在了60米的跑道上。
信号工具一响,她立刻找回了以往的状态。
奔跑时肌肉的发力感和耳边的风声,都让她觉着畅快无比。
最终,袁琦琦远超对手,夺得了冠军,又一次用实力来证明了自己。
紧接着,在亚洲田径锦标赛中,她又和队友一起参赛。
看着观众,看着跑道,她明白,这是一个挑战,也是一次机会。
比赛开始后,袁琦琦虽然稍稍落后,但是在后半程突然发力,使用了自己的绝技——圆月弯刀。
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超过了前面的对手,在终点线上迎来了自己应有的掌声。
她是当之无愧的亚洲女飞人,也是所有我们人的骄傲。
然而,凡事都有两面性,夸奖和诋毁总是同时出现。
三、漩涡2023
在夺得这个佳绩之后,无数媒体对袁琦琦进行了报道,夸赞她是女版苏炳添。
她壮硕的大腿,强健的肌肉也占据了大幅新闻版面。
看着照片,所有人都感叹,这就是力量美,这是一个女性运动员实力的体现。
无数网友在评论区表达了对她的喜爱,也希望她能够在之后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。
但是在夸赞中,也有一些不好的言论存在。
有些人恶意评价她在赛场上奔跑时的样子太过于难看,没有任何美感。
还有人说她太过男相,批评她的肌肉太过于厉害,认为她这个样子根本就不可能找到对象。
这些负面的评论,就算是路人看见了,也会觉得太过于恶毒。
这些评论太过于单一和片面,运动员需要的是力量感,需要的是最后的成绩。
他们在赛场上全力以赴的模样就是最美的,他们取得荣誉,为国争光,那一刻是最美的。
而那些所谓的袁琦琦找不到对象的评论,不仅暴露了评论者价值观的不时尚,以及目光的短浅。
也忽略了一个运动员所有的努力和成绩,这是对女性运动员的不尊重。
袁琦琦在赛场上展现自我,取得佳绩,这是所有运动员的骄傲,也是所有女性的骄傲。
袁琦琦从一个普通的女孩成为了冠军,这一路有汗水,有心酸。
这也是一个与外界争议对抗的过程,但是袁琦琦坚持了下来,并且一直在追求着自己的热爱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